清空購物車關閉
購物車內無任何商品
小計
$340000

夢回數位孿生之詩

策展人/羅禾淋

元宇宙Metaverse成為2021年末虛擬世界的宣言,NFT也變成當年最紅的關鍵字,虛擬世界突然如奇襲般的進到了現實,並且企圖影響現實,好比有另一個宇宙與現實平台一樣,這種如同「數位孿生Digital twin」的現象,正在慢慢的讓虛擬世界與真實世界「同步」。數位孿生並非傳統人們在web1.0或web2.0的概念,不是一個人透過電腦進到虛擬世界,而是虛擬世界成為與現實世界幾乎一模一樣的複製世界,因此虛擬世界將成為現實世界的一部份,甚至於其密不可分,在此之下現實的價值與虛擬的價值終將同步,也就是「NFT」成為數位孿生最重要的鑰匙,如何虛實整合成為數位孿生,也是NFT需要面臨的挑戰。
「數位孿生Digital twin」連結真實意識與虛擬感知,如同人類的「日常現實」與「虛幻夢裡」,「夢」是最接近真實意識的「邊界」,假如夢是生活經驗累積的體現,那也就是虛幻(虛擬)「視界」的法則,使人可以透過夢境進入類似內觀的體驗,夢裡所帶給觀眾的擬真感,甚至使夢入侵真實,人們懷疑現實是否也是夢境,這種夢境論證(Dream argument),如同數位孿生提及的「真實世界」與「資訊空間」的邊界,元宇宙到來,我們也將分不清真實與虛擬,以夢對照日常,而電腦虛擬對照現實世界,資訊空間正是人們夢的延伸,數位孿生也是人們試圖連接彼此夢境的一種方式。

展覽「夢回數位孿生之詩」,「以夢為題」思考數位孿生對於虛擬真實之間的關係,也再次定義夢、現實、真實、虛擬之間的過渡。數位孿生有著夢的特性,也隨著網際網路進化,讓彼此的夢境如同有著共同宇宙般進行連接,這種有共識的夢,使得數位孿生有著「共識現實」的特性,也正好呼應NFT鏈上去中心化形成共識的機制,因此展覽數位孿生以夢延伸到夢的集體共識,重新思考虛擬幻境到共識現實的過程,展覽以人的本質出發,從「靈魂 -> 肉體 -> 意識」對應數位孿生「夢境 -> 網路 -> 共識」的演變,展覽子題分成「靈魂孿生」、「肉身孿生」、「意識孿生」共計展出藝術家12位,展出作品為實體與NFT呼應,以符合數位孿生之概念。「靈魂孿生」以NFT靈魂綁定的特性思考,探討數位數據與生命的觀測,如UGLYKIKI的作品《Canon》演算靈魂的樣貌,林佩穎的作品《ART: IVF-ET》以數位子宮為命題談論女體自主,趙天琳的作品《度母:神威式 TARA - SHIKI DEVA》,延續過往數位超渡的創作脈絡,探討靈魂在數位時代如何被定義。「肉身孿生」方面則是以元宇宙對於現實肉身的脫離,來定義跨性別、跨人種、跨物種之下虛擬替身、虛擬轉生,如徐聖凱的作品《還我元形》以命理的角度,透過面相學建立虛擬替身,把虛擬替身的建模回歸到命理的角度對映現實世界。簡慈憶的作品《酷兒未來》,使用GAN生成影像,對應虛擬肉身在元宇宙多元身體的概念。徐嘒壎的作品《PEACH 桃子的臉無法辨識》系列,以水果成為如同虛擬替身的肉身,而人工智慧辨識此水果身體的臉,但卻無法辨識,講述數據時代的荒謬。「意識孿生」則是講述元宇宙的空間組成,透過數據、程式演算、敘事,講述虛擬空間孿生進真實空間的感知(意識),如Natalie.J(鄭晴文)+元子(江元宏)的作品《恆瞬之間》程式演算資訊空間的訊號與組成,成為一個恆瞬之間。黃新的作品《共振若水》以程式演算夜間你我熟悉的城市景色。許芯慈的作品《理想房屋基金會》以影像敘述的方式,講述對於居所的欲望,也延伸人們對於元宇宙空間上的欲念。橡實洞工作室(魏斈穎、柯佳彣)的作品《蟬與花》透過VR裝置述說末日時後的城市場景,也呼應人們對於虛擬空間的一次遁逃。
展覽的十二位藝術家皆透過不同的觀點,呼應策展「夢回數位孿生之詩」,而展覽在展呈執行上,也使用「數位孿生」的方式,線上線下虛擬共融,藝術家於駁二現場佈展實體作品以進行展出,也同時在NFT數位平台akaSwap讓作品NFT化,並且使用NFT虛擬展間,來進行線上展覽的呈現,在策展議題與藝術家創作上呼應「數位孿生」,而執行手法也使用「數位孿生」,呼應「夢回數位孿生之詩」試圖解構虛擬與現實的邊界。

 展出藝術家Natalie.J(鄭晴文)+元子(江元宏)、UGLYKIKI、林佩穎、徐聖凱、徐嘒壎、許芯慈、黃新、趙天琳、橡實洞工作室(魏斈穎、柯佳彣)、簡慈憶。 

前往AkaSwap特展專區

回上一頁